这一产业!工信部定义为“颠覆性产品”
一周焦点
l 工信部出台《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》,力争2025年初步建立创新体系,2027年达到世界先进水平。指导意见重点聚焦人形机器人专用传感器、高功率密度执行器、人形机器人专用芯片、高能效专用动力组件。北上深发力应用端,特种环境和制造业有望最先应用,目前北京已成立省级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。(阅读原文)
终端简讯
l 2023年全球医疗器械公司百强榜出炉。美敦力、强生、西门子医疗蝉联营收前三强。中国排名最高的是迈瑞医疗名列第27位。(阅读原文)
l 工信部公布今年前三季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,其中集成电路产量达2447亿块,同比下降2.5%。
l 代工大厂群光加速建设泰国二厂,预计将于Q4完工,2024年上半年即可开始生产。
l 市场分析机构MIC最新报告显示,今年受市况影响,预计全年全球5G手机出货量约为6.6亿台,同比增长4.5%;预计2024年增长18.7%。
l TrendForce预测明年下半年开始,存储价格或将出现较全面性上涨。
l 据IDC咨询官方公众号发文预测,2023年中国整体IT终端(数码产品)销量将同比下滑1.9%,为7.6亿台。其中PC同比下滑19.7%,手机同比下滑3.6%,平板同比下滑6.4%。
l 10月31日,中国移动通信采购招标网发布设备集中采购招标公告,将集中采购400GOTN试验网新建设备,预估采购规模为新增OTN设备1910台、400G线路OTU端口11190个,合计金额超36亿元。
l 中国联通研究院携手中兴通讯、是德科技共同完成了NR-NTN低轨卫星实验室业务验证,成功完成端到端卫星语音通话、卫星可视电话等业务测试,性能符合预期,再次证明了手机直连低轨卫星通信的技术可行性。
分销动态
l 据联创杰报告,今年芯片行情已难迅速复苏,或2024年Q4才可能恢复到正常行情。预期2024年AI需求依旧是拉货重点,美禁令或侧面推动国产AI芯片份额扩张。(阅读原文)
原厂资讯
l ON:宣布裁员900人,预计Q4因电动汽车需求放缓而业绩疲软。(阅读原文)
l Broadcom:支持延长芯片出口管制意见征询期限,目前仍在评估哪些产品会受到影响。(阅读原文)
l NXP:消息称近期部分型号如FS32K系列,市场价格出现小幅反弹回升。
l Samsung、LG、Qualcomm:联手开发基于高通芯片的XR设备,预计未来2-5年是虚拟现实增长期。(阅读原文)
l Kioxia:因SK海力士反对,与西部数据合并谈判失败。(阅读原文)
l 环旭电子:完成收购泰科电子有限公司汽车无线业务。(阅读原文)
l Samsung:NAND Flash芯片拟进一步涨价,明年一季度与二季度逐季调涨20%。
l 海光信息:10月31日公司召开海光四号产品发布会,首次采用自研CPU微架构,有助于加速核心器件国产化进程。海光CPU系列产品兼容x86指令集及国际主流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,具备完整软硬件生态,可应用于云计算等高端服务器、企业和教育领域中低端服务器和边缘计算服务器。
媒体综合
l 今年前三季度,205家中国芯上市企业中,近七成净利同比下滑,其中,国民技术、华灿光电、江波龙、龙芯中科、敏芯股份、富满微、明微电子、强力新材、东田微、东芯股份、精测电子、东微半导等40家企业下跌幅度超过100%。(阅读原文)
l 深圳发布人才新政,聚焦集成电路、人工智能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汽车、新型储能等领域,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闭环。(阅读原文)
l 全球AI或“筑高墙”,传G7将就AI开发准则达成一致,全球监管标准公布在即。(阅读原文)
l 业内人士称2023年为“8英寸SiC元年”,我国8英寸SiC装备、衬底、外延等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。(阅读原文)
l 越南拟建首座晶圆厂,或涉汽车或电信应用的成熟芯片,业界警告成本过高。(阅读原文)
l 韩国拟投资4800亿韩元以增强卫星通信产业竞争力,计划2030年卫星通信领域出口达30亿美元。(阅读原文)
l PMIC、MOSFET需求持续疲软,成熟制程短期仍面临挑战。(阅读原文)
l 新一代脑机接口专用采集国产芯片在津研发成功,由中国电子、脑机海河实验室联合研发,正洽谈对接医院、医疗器械企业。(阅读原文)
l 分析师预测华为新麒麟芯片将全线普及,有潜力搅动头部市场竞争格局。(阅读原文)
近期展会
l 11月11-12日:大湾区传感产业聚会即将开启,第二届中国传感器与应用技术大会在深圳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,聚焦储能、工业、医疗等应用方向。(欢迎报名)